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甲子光年(id:jazzyear),演讲者: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创始人、ceo张一甲
这是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创始人、ceo张一甲在@春光里x一刻talks的演讲局「原点」上的分享。张一甲,笔名“甲小姐”,科技行业头部kol,2017年入选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。长期浸泡于科技一线,使她深刻感受到技术要真正改变未来,必须在产业落地生根,因而创办中国科技产业智库“甲子光年”,提供科技产业前沿趋势、方法论与服务。以下是她对于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的深度思考。
我的公司叫甲子光年,它是一家科技产业智库,通过为产业、科技两端的企业决策者提供前沿趋势方法论、资本、品牌、资源对接等服务,帮助传统产业与科技企业融合,推动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发展。
身后的屏幕上有一个小人。他站在我们每时每刻可能处在的位置。科技的存在,让这个世界的变革总是突如其来,推着我们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这张图最有意思的地方是,当我们是这个小人的时候,我们是看不见折线的右边的。我们会自然地以为明天像今天一样,正如今天像昨天一样。
如果不拉开历史的维度看一看,我们可能不会发现,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快速变革的“换血时代”。
现在是知识大爆炸、信息大爆炸时代。ibm估计,到了明年,这个世界的知识信息每12个小时会翻一番,“知识的半衰期”在越来越短。很多我们小学课本里学到的常识,今天你再看一看,它已经被推翻了。
美国《财富》杂志每年会评选财富1000强。如果你仔细对比每隔十年财富1000强新入选的公司比例,你会发现,新公司所占比例急速增加。在1973到1983年的十年间,只换了35%的公司;在2003到2013的这十年间,70%的公司被换掉了。
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趋势?因为回顾历史,浪潮永远不属于逐流者,浪潮永远只属于对明天抱以观点的人,即便有时候我们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。
今天是创投演讲局,我站在创投市场的角度,做了一个小小的数据整理,分享给大家。
我们看从2015年双创热潮到现在创投市场的发展趋势,你会发现这一两年市场发生了极大变化,这个变化就是“马太效应”。2018-2019年5月,单笔融资金额不断变大,但融资总数却在下降。
更多的钱在向市场中最头部的创新者聚拢,而很多在过去几年很容易融到钱的小团队,却在此时此刻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。
再看资本这一端。在2014、2015年,不仅有很多人出来创业,也有很多人出来创办新的投资机构。但看一看背后这张图,它显示的是整个中国的基金管理人数量和他们所管理的基金数量。
简单来说,这张图告诉我们,在资本的一端,同样存在极其强烈的马太效应,越来越多的钱在最近涌向了最头部的投资机构。很多诞生于2014年、2015年的小型的投资机构,当他们把账上的钱全部投完后,突然发现募不到资了,水龙头流向了最头部的玩家。
私募基金进入了“出清重估”的阶段。最开始噪音非常大,增速变化非常大,但到了2018年底、2019年初,所有数据增速聚拢在0%附近,大幅度收敛进入寒冬,最近刚刚开始回归理性。
再看人才市场的变化。下面这张图是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,市场上前五大高薪行业,只有一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是在上涨,剩下四个行业的平均薪资都在下降。
再看企业家。此时此刻中国有数以千计的商学院,有很多是去年刚开的第一期班,而都在今年办得如火如荼。为什么企业家开始上课了?因为他们开始焦虑了。
再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维度。去年开始所有的互联网巨头,batj,无一例外都在做一件事,纷纷进行战略和组织结构调整,打出“to b”这张牌。今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“产业互联网”,或者叫“工业互联网”。
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:中国经济正在破旧立新。新的趋势和秩序是什么?
当我四年前进入科技行业的时候,总有一种坐在冷板凳上前行的感觉,但这两年,关注政治、财经、股市的人全部都在关注科技,科技已经成为“公约数”。
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,各行各业的增速,主要源于巨大的市场红利。中国有五线人口,所孕育的市场机会顶得上非常多国家加起来的机会。再加上政策松绑和低廉的资源要素,所以很多行业都是跑马圈地“勇者胜”,企业家们仅靠着速度和激情就能获得第一桶金。
但是很快,各行各业跑马圈地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,没有更多地可以圈了。接下来各行各业只有“智者胜”,把圈住的一亩三分地,提质、控险、增效、降耗,去种出来更多果实。
增长的驱动力开始从末端市场迁移到供给端,创新的土壤,从消费侧变成了供给侧——创新发生在产业里。产业怎么创新?无非是用新技术,新工具,新材料,新元素,在漫长的产业链上做新元素替代。
所以,创新在此时此刻变成了这样一个逻辑:由科技赋能产业,最终带动末端消费升级。我们此时此刻正处于t2b2c时代,这个时代就是现在新闻上天天在说的产业互联网时代。
从“消费互联网”时代步入“产业互联网”时代,短短一词之差,究竟意味着什么?
什么是消费互联网?今天去看所有消费互联网巨头,你会发现,所有公司都是竞争对手,因为大家在做的都是同一件事:把用户时间占住,换成钱,无论用什么样的转换方式。考核他们的指标也非常统一和简单:pv、uv、gmv、ltv、cac。所以用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话说,这是无限游戏。
所以在过去漫长20年的消费互联网逻辑里,谁都能看得懂谁、谁都能模仿谁,创新者要干的事情就是快速做出规模。在消费互联网时代,规模才是唯一的壁垒。我把这个市场称为“平原市场”。
而产业互联网的逻辑完全不同。产业互联网不是一个竞争市场,而是一个被切割的非常细分的、碎片化的“棋盘市场”。
纵着看,三千六百行,行行都面临着刚才所说的增长瓶颈、红利结束的危机,大家都要想方设法引进技术,但大家的需求内涵又极为不同。
横着看,此时此刻正在试图去变革产业的技术从业者,有人做硬件、有人做软件、做云、做端、做芯片,做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安全技术,甚至区块链等等。大家虽然都是技术创业,但是每件事不尽相同,也不容易互相替代。
创新市场突然慢了下来。很多投资者过去投资消费领域,现在突然去看产业端,会觉得莫大的失落感和不适应,说这个世界怎么了,怎么没有风口了,怎么没有故事了?
因为在棋盘市场上,再也不存在跑马圈地,不存在规模游戏,不存在无限战争,不存在快速垄断,出现不了拼多多3年上市,瑞幸咖啡15个月上市这样的速度神话。所有人都在这个棋盘上结寨扎营、四下落子——一个落子,可能动辄就是半年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。
产业互联网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:打群架。
在过去,创新者可以单打独斗,比如做一款app,可以自己开发,自己赚钱。但现在在这张棋盘上,你必须和其他玩家发生交集。我如果是一个技术创业者,我必须找到产业当中落地的场景,如果落不了地,我就赚不到钱,甚至很多时候,单点技术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,技术和技术之间也需要合作、整合、端到端打通;而我如果是一个产业主,如果无法引进市场中合适的技术要素,我也无法走入第二曲线。
所以,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,吃独食的时代结束了。所有公司都必须在那张棋盘上找到你需要结盟的伙伴,有技术的出技术,有场景的出场景。单靠自己,都走不完这样个闭环。
科技和产业融合的过程,最重要的,就是突破两个圈层的不对等,完成破冰和整合,才能走进我们所谓的产业升级时代。
这个逻辑往大了去说,其实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最大不平等,是它成为了少数人的工具、少数人的能力。如果科技始终停留在象牙塔里,没有办法从科技的一端走向产业的一端,它就永远无法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,永远无法实现新一代商业周期,新一代技术的平民化发展。
所以,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时代是好懂好做,大家都在沙滩上捡贝壳,那么产业互联网时代,机会在产业链深处,深海险远,但深海有珍珠。我用16个字形容此时此刻的创新市场:告别热闹,走向孤独,离开浅岸,迎接深海。
最后,想说一点点题外话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件艰涩小众的事情?其实,科技一点都不难理解,科技趋势是非常简单粗暴,非常线性的。任何一个人想到科技都会知道,明天会更快更高更强,未来会更加先进,可为什么总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率先拥抱新技术趋势呢?
如果说所有人都知道远方是最终的目的地,到底是什么在阻止着大多数人的前行呢?答案很简单,是对无法抵达的恐惧。都知道新一代的技术就在对岸,可谁也不想当先驱,我们都怕自己当了先驱,赔了岁月。那就让别人先试试看。
去年我在朋友圈问,到底谁更容易成为一流的企业家?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?有人说一定是乐观者,因为悲观者撑不到“一流”就抑郁了;有人说一定是悲观者,因为“一流”必须基于强大的忧患意识。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,悲观者往往正确,乐观者往往成功。
其实,不管你的背景、资源、技能、业绩历史再光辉,在创业这件事情上,你所有的积累都会很快消耗殆尽,接下来就是不断走路、不断栽坑、不断种树、不断摘果子的过程。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是拿来的,所有企业的成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淬炼出来的。那些做得很棒的企业家,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技高八斗,而是因为对远方足够渴望,这种渴望推动着他们克服千难险阻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
所有的资源禀赋到最后其实都很廉价,最终一切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。人无非脑力、体力、心力。脑力是知识,有章可循;体力所有人都差不多;而心力来自什么?其实就是来自你的赤子之心,来自对世界本质近乎疯狂的好奇、探索和追求,来自你内心深处天真的力量。
责编:qsdsq
〖免责申明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其图片及内容九游官网的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。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,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,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